贵州绥阳:双河洞长度刷新中国纪录 首现疑似“飞猫”动物
本文摘要:贵州网 讯 :有中国第一长洞之称的贵州绥阳双河洞,在本周结束了持续一周的2016年中法联合洞穴科考活动。4月28日,中法联合举行中发探洞成果 新闻 发布会,并正式宣布双河溶洞群长度达186.333公里,刷新中国洞穴纪录。科考队员更首次在洞内发现疑似飞猫动物

  贵州网:有“中国第一长洞”之称的贵州绥阳双河洞,在本周结束了持续一周的2016年中法联合洞穴科考活动。4月28日,中法联合举行中发探洞成果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宣布双河溶洞群长度达186.333公里,刷新中国洞穴纪录。科考队员更首次在洞内发现疑似“飞猫”动物,与万年熊猫化石,以及超300万年剑齿象和远古熊化石。多样的地貌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令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备受瞩目。

  溶洞群刷新纪录超24公里

  本次新闻发布在贵州省绥阳县委县政府举行,来自中法探洞专家介绍,双河洞位是中国最大的溶洞群。洞内结构复杂,水旱洞相接,200多条支洞,5条地下河,34个洞口,是名副其实的地下洞穴迷宫。

  对双河洞进行系统全面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绥阳县县长余航海说,早在1986年,贵州省著名的地质学家杨汉奎教授等就对该洞穴系统做了初步考察研究。1998年,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地理学家理查德·迈耶博士应贵州省洞穴协会邀请,对洞穴及附近有关区域进行了考察,并在随后推荐6名法国洞穴学家前往双河洞调查,开启了双河洞中法洞穴科考合作的历史。截至2014年,中法洞穴专家对双河洞进行了14次联合科考,洞穴长度更新为161.788公里,双河洞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白云岩洞穴”“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中国排名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十一位”。

  2016年4月17日,中法科考专家再次来到双河洞,开启为期一周的“2016年中法联合洞穴科考活动”。经过一周的艰苦探洞行动与精密的技术测量,最后探明双河溶洞总长度已达186.2公里,超过2015年双河洞探测长度161公里,同时也刷新中国洞穴纪录。

  发布会现场,法国探洞专家让·波塔西介绍,本次考察重点计划在双河洞周边与之连接的新洞进行探测。期间考察探洞187人次,洞内总计探测时间1148小时,并发现90个新洞口。由于今年雨季来得较早,雨水及洞内洪水的增长给考察带来较大困难,所以本次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的。但让肯定,不久当水位退下后,中法双方将再次前往双河洞探测,双河洞整体长度还会增长,仍有望成为“亚洲第一长洞”。

  “飞猫”首次现身 万年熊猫化石极具科考价值

  本次中法探洞活动,不仅刷新了中国洞穴长度纪录,并在13处发现远古生物化石,洞内更首现疑似“飞猫”动物万年熊猫化石,以及剑齿象与远古熊化石,极具科考价值。

  动物化石的发现在双河洞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14年,科考学家就在洞内发现珍贵的大熊猫化石和疑似犀牛化石。中国洞穴专家李波介绍,因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北纬30度,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且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生态环境极其优越,故仍然有不少活体生物在此栖息。此前,科考专家已在在洞中发现了透明钩虾、裸中盾蛛、桂花泰莱蛛、小沟黔行步甲等奇特的洞穴生物。但本次科考首次在洞内发现的疑似“飞猫”实属罕见。不仅对这种动物的生活环境与习性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同时对研究洞中其他生物的演化、生活习性等提供了新素材。

  李波介绍:“双河洞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未被过度开发,对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岩溶生态、气候演变、生物进化以及重建古环境等意义非凡。”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正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目前已完成“世界地质公园文本编制协议书”。对于双河洞今后的探测与开发有何计划?绥阳县县长余航海说,绥阳县将按照“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要求,切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与地质遗迹、开展科考科研科普工作、支持景区旅游开发。在世人面前展现奇、险、峻、秀的最美风光,展示美丽神秘的绝代风姿。”

  新闻纵深:

  一个法国人刷新双河洞中国纪录

  在双河洞近30年的科考历史中,国际著名洞穴探险家让·波塔西因对双河洞持续数年的探险,使其长度不断“成长”,并最终改写了双河洞的中国纪录。

  1986年让·波塔西第一次来到中国,开始洞穴探险。2001年让第一次来到贵州绥阳,这里丰富的地质奇观与多样的生态环境使他“一见钟情”。来而复往,最终让·波塔西因为双河洞而留了下来,并长住绥阳。让坚定每年都要对双河洞进行探险,54km、85.3km、117km、161.788km......直到今天的186.333km,这些数据记录了双河洞的“成长”历程。

  在让看来,每一个洞穴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洞穴是一样的,它的地质构造,机理形态,洞内的水文特征,生物种类等等,都充满着新奇。“我无法阐述中国洞穴的奇特,因为洞穴是无法形容的,我爱它的全部。”

  在那么幽暗的洞穴究竟可以看到那些风景?让说,“双河洞洞穴里,拥有丰富的喀斯特景观形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溶洞奇观,潇洒飘逸的瀑布奇观,神秘怪异的泉水奇观,丰富多彩的生物奇观,古朴有韵的人文奇观。”整个溶洞区内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有原始林,也有次生林,有距今2-250万年就已形成的孑遗植物,如银杏、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鹅掌揪、亮叶水青冈等,洞内还有白色小蝌蚪等暗河动物,之前发现的犀牛和熊猫化石,以及本次发现的疑似300万年前剑齿象和远古熊化石,都可说明双河洞一带生态资源保护良好,具被一定科考及旅游实地观光,也是外界了解洞穴演变历史的最佳实地探索地。

  离开自己的家乡,在这里一呆就是几十年的老让是幸运的,他在工作与爱好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因为他,双河洞逐渐为世人所熟悉,多年积累的探洞数据双河地下裂缝景区及双河谷景区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他更幸运的还在于对双河洞持续不断的探险,使之成为改写双河洞中国纪录的第一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