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5日讯(记者 曾瑞鑫)“智能,创造未来——第三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雄安)线上论坛”将于6月8日至12日举行,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指导,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河北省雄县人民政府主办,河北省雄县教育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承办。5月25日上午,第三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雄安)线上论坛筹备组核心成员就此次论坛的相关问题在线上向新闻媒体作了介绍和说明。
论坛举办了两届,逐渐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论坛筹备组核心成员、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叶东森就前两届论坛举办情况作了简单回顾。
2018年6月12日,新一代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推广应用研讨会在雄安新区举办。首个“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落户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2019年6月12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携手雄县教育局共同组织的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雄安论坛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成功举办。2019年第二期《人民教育》“2018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将“AI+梦想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列为典型案例。100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雄安,一座未来之城,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校的应用,全面提高中小学校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我们举办了两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论坛,为雄安创造了与全国优质资源对接交流的机会,更为雄安创建数字智能未来之城夯实教育之基。前两届论坛聚集国内学术、教育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精英人士,以教育为核心,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论坛、研讨分享等形式,多层面、多维度展开碰撞和交流,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有过前两届论坛的经验,为我们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引领作用,也为我们今年的大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共创,寻找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的多种可能
论坛筹备组核心成员、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校长张文峰就此次论坛的主题作了说明。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共创,寻找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的多种可能”。以往的大会,我们安排在线下,效果不错,但是今年的大会是线上形式,如何还能保证每一位老师的参与度和效果呢?我们想到了共创的形式。参与者作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研究共同体的成员,共同参与,围绕同一个关键问题展开众智研讨,最后共享研讨成果,推动各个学校实践的不断发展。
汇聚大家的智慧,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共创破解关键问题的创意路径,共享众智研讨的丰富成果,让每一届的人工智能会议扎根实践,推动实践。
截至目前,中关村三小已形成万柳北校区、万柳南校区、红山校区、雄安校区、科技园分校五个校区,以及联盟校“北京中法实验学校”,一校多址的集团化办学新结构。我们总校校长刘可钦在不同场合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技术手段让教育更加均等化。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特别是筹建起“AI+梦想空间”后,整个集团逐步加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给予更多扶持,让每个孩子都能触摸未来的世界,这是我们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以众智研讨开启共创之旅,形成共创解读
论坛筹备组核心成员、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课程部主任郭学锐就此次论坛的主要内容和创新形式进行了介绍。
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论坛宣传与资源推送,二是人工智能教育共创与众智研讨,三是人工智能教育共创专题报告,四是总论坛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共同体”成立仪式,五是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分享。
首先,我们创新会议形式,将以往的专家讲座与案例分享丰富为“专家讲座+案例分享+众智研讨+专家引领”的形式。以众智研讨的形式开展的共创之旅,是我们今年最为创新之处。就像张文峰校长所说的,这种形式以一线实践者为核心参与者,让会议扎根实践,服务实践,推动实践。
其次,前两届大会的资料、本届大会专家专题报告与案例分享都是“众智研讨”“共创”的“课程素材”。四场众智研讨,围绕来自一线实践者的四个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关键问题展开,专家分享与案例分享也是对应的“命题”作文,让“众智研讨”有了“靶子”,大家在这个分享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理解,形成共创的解读。
专家云集,把脉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关键问题
论坛筹备组核心成员、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于晓雅就此次论坛的共创行动及专家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次论坛安排共创行动的活动时间从6月8日至11日,共四天。每天围绕一个共创主题展开,如“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人工智能课程?如何成长为人工智能教师?”等。一天有三场小论坛,上午10:00—11:00为专家分享、案例分享,下午分组进行众智研讨,晚上19:00—20:00为主题报告。活动充实,内容丰富,形式创新,希望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欢迎大家届时观看。
此外,共创研讨环节中,我们特邀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樊磊,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北京二中教师高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专家组副组长郭绍青,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刘焱,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李粤等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有所研究的知名专家、教授来分享他们的经验。相信每场共创研讨都能让大家收获满满,而且线上形式能让大家感受到便捷、高效。
成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共同体”,明确未来三年行动路线图
论坛筹备组核心成员、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课程部主任郭学锐就此次论坛的共创发布作了简单说明。
本届论坛我们将会成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将围绕“共创”的形式,发布未来三年的行动路线图。更重要的是,今年我们围绕几个核心问题展开研讨、共创。在今年论坛闭幕时,我们既会总结、发布、共享今年的共创成果,也会发布明年的共创主题,让国内的伙伴学校有机会、有时间围绕明年的共创主题展开实践探索,为明年的会议做好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
促进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持续、深度融合,推动论坛国际化、智能化
论坛筹备组核心成员、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叶东森对论坛今后的发展方向充满了无限憧憬。
论坛自2018年、2019年定期在雄安举办以来,得到了教育部相关部门和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某几家组织单位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一位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这个论坛将长期举办下去。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无限的可能。我们一直秉持开放的心态,只要有一颗服务人工智能教育的初心、从事或不从事教育领域的所有相关者都可以来参与。
今后的论坛,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紧跟时代步伐,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与目标,继续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国内外顶尖人工智能教育者思想理念,继续以开放、通融的姿态吸纳和整合社会各方智慧,更好地服务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发展。
论坛作为一个链接全体人工智能教育人的载体和平台,在内容的设置上将不断引入世界最新人工教育理念和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产品,逐渐丰富、引入更多优质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一个亲身获得前沿思想的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和学习系统性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让技术赋能教育。同时在不同的论坛议题中,也会将当下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邀请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工作者进行系统性、实战性的解答。
我们将努力推动论坛国际化,努力成为全世界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对话的平台。我们还将探索论坛智能化,加大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场景,为论坛升级提供可能。






 纳斯达克明星股CCNC背
纳斯达克明星股CCNC背 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
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 中铁北京工程局城轨公
中铁北京工程局城轨公 宝山消防站长到上海博
宝山消防站长到上海博 上海博世汽修学校,学
上海博世汽修学校,学 学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
学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 零基础学习西点可以学
零基础学习西点可以学 打工返乡学什么技术比
打工返乡学什么技术比 女生想创业学什么技术
女生想创业学什么技术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疫情之后,就是普通人
疫情之后,就是普通人 疫情期间,最后为何会
疫情期间,最后为何会 武汉疫情之后,烘焙行
武汉疫情之后,烘焙行 【优美西点在线课堂】
【优美西点在线课堂】 【千万爱心,共克时艰
【千万爱心,共克时艰 上海博世汽修学校推出
上海博世汽修学校推出